社会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303)
一、学科简介
线上牛牛
社会学学科目前有社会工作本科、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社工本科1999年开始招生;社会学硕士点2000年获批二级学科授予权,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授予权。2009年获得全国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予权。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拥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9人,其中海外归国博士1人。社会学目前拥有“3-3-1”阶梯学科发展平台。具体为“三个调研平台”:中山大学流动人口调查长春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东北调研基地、长春市统计局合作基地;“三个服务平台”:吉林省民生与社会发展资政咨询中心(智库)、吉林省社会工作实务实训孵化基地、东北社会工作实务教育培训研究中心;“一个科研平台”:吉林省民生问题研究中心。多元平台形成了完整的调研、服务、科研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有利格局。目前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4项,其它项目30余项。此外,开展社工服务项目30余项,项目经费700多万,为4万多居民提供了专业服务。
二、培养目标
总体要求: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大中型企业等培养适应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科学研究、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学研究方法。
2.具有较强社会问题意识,对农村社会学、社会政策与管理、组织社会学有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3.具有独立撰写较高层次学术论文的能力,具备参与申请与完成各级学术课题能力,能够参与撰写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咨询报告。
三、研究方向
1.应用社会学
2.社会政策与管理
3.社会工作
四、学制与学分
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最低需修满26学分。
五、培养方式
社会学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方式学习,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
学校研究生院和人文学院集中管理和导师负责制相结合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一般研究生完成16学时的理论课程学习量,考试合格可获得1学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信息可以表格形式呈现,见下表)
2. 个人学习计划
研究生入学两周之内,根据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经与导师协商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按照研究生院规定要求提交个人学习计划。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改革研究生教学方法,采用研讨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方法,采取笔试、口试、开卷、闭卷、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等多元化考核方式。
七、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研究计划,同时结合在研项目或兴趣专长,展现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选题应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导师应尽早(第二学期中段)确定研究生的选题范围,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开展调查研究。鼓励研究生独立的科研创新活动或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力求准确、清晰、扎实和创新。
选题确定之后,在第三学期初确定学位论文题目,经导师组审核同意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阅读文献、进行调查研究,撰写文献综述和选题论证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是论文写作的详细计划和参考文献目录,包括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拟解决的问题、拟采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资料准备情况以及技术手段和工作进度、预期成果等。经导师组评议审核,并报学校研究生院备案。
3.中期检查与预答辩
第五学期初进行论文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的内容主要有论文进展状况、遇到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法、路径。便于从宏观上掌握论文进度以提供建议。第五学期形成论文初稿,并在第六学期初进行预答辩。
4.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完成后,由研究生院统一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检测合格由专业所在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论文盲审、预答辩、答辩和评定等级。硕士学位论文应做到概念准确,推理严密,语意通达,数据可靠,结构完整,应有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创新。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要有详细的社会调查记录,社会调查记录在答辩前应由导师和系主任查验签字。
只有通过课程学习、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硕士研究生,经导师及导师组审核通过,论文评审答辩合格的,才能发放毕业证书。
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线上牛牛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
学术成果
在硕士学位申请前其研究成果至少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1)以联名(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参与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形式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或被接受发表)论文一篇以上;(2)以联名(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参与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形式在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有论文集)一篇以上。
八、必修环节
学位论文开题在第三学期9-10月份进行;
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五学期初进行;
综合素质培养,重点提升研究生的心理素质、团队精神、文化修养和人格品位。贯穿整个在校期间。
九、本培养方案自2019级研究生开始实施。
(0303)社会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全日制)
类   别  |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学位课程 10学分  | 公共基础课程 4学分  | 110101  | 第一外国语  | 64  | 2  | 1  | 
  | 
10099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 
090105  | 社会学经典著作选读  | 32  | 2  | 2  | 
  | 
090115  | 社会政策专题研究  |  32  |  2  |  1  | 思政改革 示范课  | 
 090130  | 社会工作专题研究  |  32  |  2  |  2  | 
  | 
 
 非 
 
 学 
 
 位 
 
 课 
 
 程 
 
 12-14学分  | 专业 课程 6学分  | 090901  |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指导  | 16  | 1  | 2  | 必选  | 
090135  | 文化人类学  | 32  | 2  | 1  | 6选3  | 
090121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  32  |  2  |  2  | 
090122  | 质性研究方法  |  32  |  2  |  1  | 
090111  | 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研究  |  32  |  2  |  3  | 
 090101  | 社会学理论专题研究  |  32  |  2  |  1  | 
090106  | 社会学学科前沿专题  |  32  |  2  |  3  | 
选修课程 6-8学分  | 100101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1  | 2选1  | 
100198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1  | 
110170  | 外教英语  | 16  | 1  | 1  | 
  | 
090110  |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  32  |  2  |  3  | 
  | 
090126  | 组织社会学专题  |  32  |  2  |  3  | 
  | 
090124  | 农村社会学专题  |  32  |  2  |  3  | 
  | 
 090131  | 社会工作项目管理与评估  |  32  |  2  |  3  | 
  | 
补修课程  | 090136  | 社会工作概论  | 48  | 0  | 2  | 同等学历、跨学科必修,不计学分  | 
090137  | 社会学概论A  | 48  | 0  | 1  | 
  | 
  | 
  | 
  | 
  | 
  | 
  | 
  | 
  | 
  | 
  | 
  | 
  | 
  | 
  | 
必修环节 4学分  | 090000  | 学科实践(至少选听4次学术报告)  | 
  | 1  | 5  | 
  | 
091111  | 学位论文开题  | 
  | 1  | 3  | 
  | 
092222  | 中期考核  | 
  | 1  | 5  | 
  | 
333333  |       综合素质培养  | 
  | 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