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35200)
一、学科简介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系2009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33所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之一,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拥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9人。专业现有科研用房300多平方米、价值1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和1万余册专业图书资料、功能齐全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专业秉承“理论兼容、实践为本、服务地方,建设社会”的办学特色。目前拥有“3-3-1”阶梯学科发展平台。具体为“三个调研平台”:中山大学流动人口调查长春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东北调研基地、长春市统计局合作基地;“三个服务平台”:吉林省民生与社会发展资政咨询中心(智库)、吉林省社会工作实务实训孵化基地、东北社会工作实务教育培训研究中心;“一个科研平台”:吉林省民生问题研究中心。多元平台形成了完整的调研、服务、科研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有利格局。目前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3项,其它项目30余项。此外,开展社工服务项目30余项,项目经费700多万,为4万多居民提供了专业服务。社会工作学科正为实现“全国知名、东北一流”的发展目标而努力。
二、培养目标
总体要求:专业将以职业化、专业性、人本主义为纲领,培养具备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技能,能够在慈善机构、社会组织、医院、社区、企业、学校、民政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社会服务、个案和团体社会工作、项目开发与管理、机构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实务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树立“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
2.通晓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实务,活用并创新社会工作方法;
3.熟悉社会政策程序与内容,具备从事实际社会工作、项目管理的资格与能力,具有独立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意识与能力。
三、研究方向
1.老年社会工作
2.青少年社会工作
3.社区治理
四、学制与学分
学制一般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所修学分不得低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学习方式。
 2.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
 3.研究生院、人文学院集中管理与导师组负责制相结合。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一般研究生完成16学时的理论课程学习量,考试合格可获得1学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信息可以表格形式呈现,见下表。
2. 个人学习计划
研究生入学两周之内,根据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经与导师协商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按照研究生院规定要求提交个人学习计划。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改革研究生教学方法,采用研讨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方法,采取笔试、口试、开卷、闭卷、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等多元化考核方式。
七、学位论文
要正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学位论文须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体现学位申请者综合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专业领域内问题的能力,即使是应用性的项目计划书、项目任务书,也应有前期充分的调查与合理的论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政府、机构或社会服务部门的相关领域,也可根据研究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实行集体指导。
    1.个人研究计划
结合导师与学生的研究和实务偏好,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学生的研究培养计划。
2.论文选题
应来源于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在导师指导下围绕专业方向,就选定的问题;选题应立足中国社会工作实际,具有现实意义,表现出真实性、创新性、实用性、前瞻性。
3.开题报告
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就论文选题作报告,必须提前一周在研究生学院网页网上培养表格系统中填写相关信息,在开题报告中公告。开题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研究方案,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工作基础,说明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开题报告须有至少3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者审定并签署意见。应严肃开题纪律,对二次仍未能通过者,给予延顺到次年开题的处分。
4.中期考核
要求研究生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作论文研究中期进展报告,必须提前一周在研究生学院培养表格中下载填写相关信息,成绩按优、良、合格登记。
须有至少3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者对中期报告进行考核,就课题的理论分析、研究方法、数据、结果的可靠性、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初步结论的正确性等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指导性建议。
参加中期考核的论文:文献研究已经结束、项目方案设计基本完成,对一次未通过者提出警告,二次仍未能通过者给予直接进入二答处分。
5.学位论文及预答辩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研究生在申请论文送审答辩前,必须提交学位论文初稿,同时以讲述方式,作论文预答辩。
社会工作学位论文应从如下几个方面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应反映出作者了解并把握论文涉及研究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应有一定技术难度和足够工作量,能够反映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从事技术或管理研究开发的能力;论文的研究结果对所涉及研究领域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6.学术成果
在硕士学位申请前其研究成果至少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1)以联名(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参与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形式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或被接受发表)论文一篇以上;(2)以联名(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参与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形式在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有论文集)一篇以上。
八、必修环节
1.专业实践(6学分)
必须保证不少于800小时的专业实习。实践前要提交实践计划表、实践结束后要撰写实践报告、提交实践单位意见反馈表交至各学院,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合计6学分。
2.学位论文开题和文献阅读(1学分)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根据专业需要、导师指定、课程要求、论文开题必读的文献进行充分、认真、扎实的阅读,为做合格研究生打下坚实基础。
3.中期考核(1学分)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每年1月初)由学院成立专家组对中期报告进行考核,成绩按优、良、合格登记,合格以上者记1学分。
4.学术报告(1学分)
  “学术报告(1学分):新生开学一周内各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包括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讲座和安全教育),同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选听4次以上学术报告并向学院提交《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登记表》,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九、本培养方案自2019级研究生开始实施。
(035200)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全日制)
类   别  |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学位课程  10  学分  | 公共基础课程 5学分  |  110101  | 第一外国语  | 64  | 3  | 1  | 
  | 
 10099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 
基础 理论 课程 5学分  |  090401  | 社会工作理论  |  32  |  2  |  1  | 思政改革 示范课  | 
 090403  | 社会工作方法  |  32  |  2  |  1  | 
  | 
090405  | 社会工作伦理  |  16  |  1  |  1  | 
  | 
 
 非 
 
 学 
 
 位 
 
 课 
 
 程 
 
 11-13学分 
 
 
 
 
 
 
 
 
 
 
 
  | 专业课程 6学分  | 090901  |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指导  | 16  | 1  | 2  | 必选  | 
 090402  |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  |  32  |  2  |  1  | 6选3  | 
 090418  | 社会工作督导  |  32  |  2  |  2  | 
090412  | 社会工作项目管理  | 32  | 2  |  2  | 
090420  |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  32  |  2  |  2  | 
 090411  | 老年社会工作  |  32  |  2  |  2  | 
 090408  | 社会服务管理  |  32  |  2  |  2  | 
选修课程 5-7学分  |  100198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1  | 必选  | 
 110170  | 外教英语(全日制)  | 16  | 1  | 1  | 
  | 
 090108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研究  | 32  | 2  |  1  | 
  | 
090423  | 心理咨询技术  |  16  |  1  |  2  | 
  | 
090428  |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  32  |  2  |  2  | 
  | 
090417  | 社会矫正  |  32  |  2  |  2  | 
  | 
090419  | 家庭社会工作  |  32  |  2  |  2  | 
  | 
090410  | 医务社会工作  |  32  |  2  |  2  | 
  | 
090422  | 社区社会工作  |  32  |  2  |  2  | 
  | 
090415  | 女性社会工作  |  32  |  2  |  2  | 
  | 
090404  | 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  32  |  2  |  1  | 
  | 
补修课程  | 090136  | 社会工作概论  | 48  | 0  | 2  | 同等学历、跨学科必修,不计学分  | 
090137  | 社会学概论A  | 48  | 0  | 1  | 
  | 
  | 
  | 
  | 
  | 
  | 
  | 
  | 
  | 
  | 
必修环节 9学分  |  090001  | 专业实践  | 
  | 6  |  3-4  | 
  | 
 091111  | 学位论文开题  | 
  | 1  |  3  | 
  | 
 092222  | 中期考核  | 
  | 1  |  3  | 
  | 
 333333  |       学术报告(4次)  | 
  | 1  |  1  | 
  | 
(035200)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非全日制)
类   别  |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学位课程 10学分  | 公共基础课程 5学分  |  110101  | 第一外国语  | 64  | 3  | 1  | 
  | 
f10099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 
基础 理论 课程 5学分  | f090401  | 社会工作理论  |  32  |  2  |  1  | 思政改革 示范课  | 
f090403  | 社会工作方法  |  32  |  2  |  1  | 
  | 
f090405  | 社会工作伦理  |  16  |  1  |  1  | 
  | 
 
 非 
 
 学 
 
 位 
 
 课 
 
 程 
 
 11-13学分 
 
 
 
 
 
 
 
 
 
 
 
  | 专业课程 6学分  | 090901  |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指导  | 16  | 1  | 2  | 必选  | 
f090402  |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  |  32  |  2  |  1  | 6选3  | 
f090418  | 社会工作督导  |  32  |  2  |  2  | 
f090412  | 社会工作项目管理  | 32  | 2  |  2  | 
f090420  |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  32  |  2  |  2  | 
 f090411  | 老年社会工作  |  32  |  2  |  2  | 
 f090408  | 社会服务管理  |  32  |  2  |  2  | 
选修课程 5-7学分  |  100198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1  | 必选  | 
f090108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研究  | 32  | 2  |  1  | 
  | 
f090423  | 心理咨询技术  |  16  |  1  |  2  | 
  | 
f090428  |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  32  |  2  |  2  | 
  | 
f090417  | 社会矫正  |  32  |  2  |  2  | 
  | 
f090419  | 家庭社会工作  |  32  |  2  |  2  | 
  | 
f090410  | 医务社会工作  |  32  |  2  |  2  | 
  | 
f090422  | 社区社会工作  |  32  |  2  |  2  | 
  | 
f090415  | 女性社会工作  |  32  |  2  |  2  | 
  | 
f090404  | 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  32  |  2  |  1  | 
  | 
补修课程  | f090136  | 社会工作概论  | 48  | 0  | 2  | 同等学历、跨学科必修,不计学分  | 
f090137  | 社会学概论A  | 48  | 0  | 1  | 
  | 
  | 
  | 
  | 
  | 
  | 
  | 
  | 
  | 
  | 
  | 
  | 
  | 
  | 
  | 
必修环节 9学分  |  090001  | 专业实践  | 
  | 6  |  3-4  | 
  | 
 091111  | 学位论文开题  | 
  | 1  |  3  | 
  | 
 092222  | 中期考核  | 
  | 1  |  3  | 
  | 
 333333  | 学术报告(4次)  | 
  | 1  |  1  | 
  |